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00分。
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 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 [B] [C] [D]。
5. 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 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
1.“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这一法律原则属于 。
A.公理性原则 B.政策性原则
C.社会原则 D.专门法律原则
2.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包括 。
A.制定单行法规 B.编纂法典
C.进行法律汇编 D.授权立法
3.某房产公司向客户出售房产的法律行为应属于 。
A.要式行为 B.积极行为
C.表意行为 D.事实行为
4.法律义务不同于道德义务,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
A.法律义务是由国家意志决定的
B.法律义务的内容最终要受到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C.法律义务的实现有国家法律保障
D.法律义务表现为义务人做出或抑制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5.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则要求有权机关在作出法律解释时 。
A.不得超越法定权限
B.应当遵循法定程序
C.对下位法的解释不得与上位法相冲突
D.不得突破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立法宗旨
6.西周的借贷契约是 。
A.傅别 B.质剂
C.书契 D.约剂
7.《法经》六篇中相当于近代法典中总则篇的不是 。
A.《囚法》 B.《贼法》
C.《杂法》 D.《具法》
8.首次将《刑名》篇置于篇首的法典是 。
A.《九章律》 B.《北魏律》
C.《晋律》 D.《魏律》
9.“重罪十条”出现于 。
A.《北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北周律》
10.清末预备立宪中仿照西方国家议会设立的中央谘询机关不是 。
A.谘议局 B.资政院
C.参政院 D.平政院
11.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12.全国人大代表的组成包括 。
A.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出的代表 B.军队选出的代表
C.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 D.各少数民族选出的代表
1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时间是 。
A.1988年 B.1993年
C.1999年 D.2004年
14.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有权提出宪法修正案的主体有 。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1/1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D.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15.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进行分配的原则是 。
A.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B.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五倍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C.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八倍于城市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D.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
16.在我国,能够进行刑事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司法部
17.根据刑法对犯罪概念的规定,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
A.犯罪主体的符合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受刑罚惩罚性
18.刑法理论中实质的一罪通常包括 。
A.想象竞合犯 B.结果加重犯
C.继续犯 D.牵连犯
19.《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规定的生产、销售假药罪修改为 。
A.危险犯 B.结果犯
C.行为犯 D.举动犯
20.伪证罪的主体是 。
A.证人 B.鉴定人
C.记录人 D.翻译人
21.以下行为属于不当得利的是 。
A.在银行取款时营业员多付了一百元,收下且不拟退还
B.拾到一百元,正在寻找失主
C.拾到一百元,据为己有
D.用拾到的后付费手机卡打国际电话,用了话费一百元
22.赠与合同是 。
A.无偿合同 B.单务合同
C.诺成性合同 D.非要式合同
23.以下行为属于要约邀请的是 。
A.商品标价出售 B.招股说明书
C.招标公告 D.不指明具体商品型号和价格的宣传广告
24.合同在以下情况下成立 。
A.双方当事人签名
B.一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另一方只按了手印
C.一方当事人已签署,另一方尚未签署但支付了全部价款
D.双方当事人以电话和电子邮件就交易达成了一致
25.有以下情况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
A.由于己方原因致使合同无效
B.隐瞒重要事实导致合同不能成立
C.与对方未谈成生意,将订约中了解的对方商业秘密泄露给了第三人
D.怠于履行约定的报批义务致使投资项目无法开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制定法
2.《大清会典》
3.自治条例
4.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5.承诺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简述司法公正原则。
2.简述《大清新刑律》的修订。
3.简述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试述犯罪的未遂形态。
2.试述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附:2012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法学试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C 2.BC 3.ABC 4.AC 5.ABCD
6.A 7.ABC 8.D 9.C 10.ACD
11.A 12.ABC 13.D 14.BD 15.D
16.BC 17.BCD 18.ABC 19.C 20.ABCD
21.ACD 22.ABCD 23.BCD 24.ABCD 25.ABC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 制定法是指国家有关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大清会典是指清王朝各个时期规范国家机关和官吏活动的行政法典。为清代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会典。(能答出清代的行政法典即能得一半分)
3.自治条例 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 定的有关本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
4.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 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 付的行为。
5.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发出的同意要约内容的意思表示。
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 简述司法公正原则。
(1)司法公正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应坚持和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它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
(2)实体公正主要指裁 判结果的公正,当事人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违法犯罪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3)程序公正主要指司法过程的公正,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
2.简述《大清新刑律》的修订。
(1)《大清新刑律》的起草开始于1906年,1911年1月25日公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
(2)它分总则和分则两编,有 50 多章 400 多条,较《大清现行刑律》有较大的改动。
(3)主要改动内容有抛弃了以往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是一部纯粹的刑法典分分则,排列科学:规定了死刑、无期、有期、拘留、罚金之刑和剥夺公权和没收财产之附加刑:采用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刑法的一些术语,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等。
3.简述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
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包括: ①每个公民都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③有在同一宗教里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④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⑤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试述犯罪的未遂形态。
(1)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犯罪未遂的特征: ①已经着手犯罪的实行犯罪;②犯罪未得逞;③未得呈而停止下来是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3)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2.试述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方法有:①对于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商标,不在我国注册也在保护之列,即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②对于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在哪怕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也不能使用与注册;③将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的,登记机关不予登记,已经登记的,两年内可请求撤销登记;④若欺诈恶意注册与驰名商标相冲突的商标,不受一般注册商标冲突须在侵权发生后 5 年内才可申请撤销的限制,若非恶意注册的,则撤销受 5 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