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00分。
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 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 [B] [C] [D]。
5. 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 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
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在合伙对外关系上,全体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规则属于 。
A.调整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
C.相对确定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2.法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
A.创建新的经济关系 B.确认合理的经济关系
C.保障经济正常运行 D.规范经济行为
3.按照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可以把法律分为 。
A.上位法与下位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一般法与特别法 D.国内法与国际法
4.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相比,当代西方法律更加注重 。
A.形式平等 B.实质平等
C.产权保护 D.公共利益
5.在法律推理中,不针对思维的实质内容,只强调思维形式符合形式逻辑要求的推理有 。
A.辩证推理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6.西周婚姻六礼包括 。
A.“纳吉” B.“纳征”
C.“问名” D.“亲迎”
7.关于唐代的刑事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分公罪与私罪 B.自首原罪
C.累犯加重 D.类推原则
8.清代中央的司法主审机关不是 。
A.大理寺 B.刑部
C.法部 D.大理院
9.属于《大清现行刑律》附文的是 。
A.《禁烟条例》 B.《违警律》
C.“暂行章程” D.《贩卖吗啡治罪专条》
10.清代秋审适用的对象包括 。
A.充军 B.斩监候
C.发遣 D.绞监候
11.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主要包括 。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
12.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的自由有 。
A.言论 B.出版
C.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D.迁徙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 。
A.修改宪法 B.监督宪法的实施
C.解释法律 D.解释宪法
14.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组成人员包括 。
A.总理 B.副总理
C.国务委员 D.国务院秘书长
15.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包括 。
A.主席 B.副主席
C.委员 D.秘书长
16.我国刑法采用的溯及力原则是 。
A.从新 B.从轻
C.从新兼从轻 D.从旧兼从轻
17.我国现行刑法对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是 。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C.犯罪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D.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18.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通常表现为 。
A.客体错误 B.对象错误
C.行为认识错误 D.因果关系错误
19.甲与乙是同一个村子出来打工的老乡。某日晚,甲约乙喝酒期间,听乙说准备将赚到的6000元钱寄回老家给孩子上学用,遂起歹意。于是,甲将乙灌醉后,扶其到某僻静无人处,将乙内衣所藏的6000元现金全部拿走。甲的行为属于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诈骗罪 D.侵占罪
20.徇私枉法罪的行为通常表现为 。
A.使用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材料追诉、裁判案件
B.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
C.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
D.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21.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包括 。
A.未成年人
B.不能辨认其行为的痴呆人
C.不能完全辨认其行为的痴呆人
D.被宣告死亡但实际上还活着的人
22.我国法律规定的法人的有限责任是指 。
A.法人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B.法人以其部分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C.法人成员不对法人的债务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D.法人成员以其实际出资额为限对法人承担责任
23.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的形式包括 。
A.手机短信 B.暗中录音
C.默认 D.公证
24.民事行为无效的情形包括 。
A.因欺诈而为民事行为
B.受胁迫所为民事行为
C.被乘人之危所为民事行为
D.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25.以下民事行为属于法定代理的有 。
A.父母代未成年子女为民事行为
B.工会代会员签订集体劳动合同
C.法定代表人代企业法人谈生意、订合同
D.村民委员会代本村孤寡精神病人为民事行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法律责任
2.墨刑
3.单一制
4.危险驾驶罪
5.禁止滥用权利原则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简述法律在确认和保障主体行为自由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2.简述清末修律的历史意义。
3.简述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利。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试述我国刑法中累犯的构成条件。
2.试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附:2012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法学试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 2.BCD 3.C 4.BD 5.BC
6.ABCD 7.ABCD 8.ACD 9.A 10.BD
11.ABCD 12.ABC 13.BCD 14.ACD 15.ABC
16.D 17.ABD 18.ABCD 19.B 20.BCD
21.B 22.A 23.ABCD 24.D 25.ABD
二、名词解释
1. 法律责任是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 制性的特定义务。
2. 墨刑,又称黥刑,是我国西周以前的奴隶制五刑之一,是在罪犯的面部或 额头剌字,并染上墨的一种耻辱刑。
3. 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 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和复合制相对。
4. 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在道路上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5. 禁止滥用权利原则是一项协调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原则, 即民事权利之行使,不得超过其正当界限,超过即构成权利滥用,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简答题
1. 在法学上,自由表现了人与法律的关系,自由是法律上的权利。自由意味着做法律允许的行为,并使自由不超出法律的界限。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主体最大限度的广泛的彼此相容的平等自由原则。
第二,法律对主体自由一般不干预 原则。
第三,法律也做有合理限度的积极干预原则。
第四,公共利益干预原则。即当个人利 益的行使妨害甚至侵害了公共利益,可以因为公共利益的的缘故对个人自由进行干预并施加 相应的限制。
2. 本次修律虽然是被动的立法活动,存在缺陷和局限,但客观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清末修律导致沿习几千年的中华法系走向解体.“诸法合体”被抛弃,“依伦理 而轻重其刑”的特点受到冲击。
第二,清末变法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通过清末大规模的立法,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对北洋政府 和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三,清末变法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
第四,清末变法修律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进步,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3. 人大代表享有下列权利:
(1)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 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
(2)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
(3)提出对各方 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4)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5)参加本级人民代表 大会的各项表决;
(6)获得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所需的信息和各项保障(人身特别保护、言论免 责保障、物质经济保障);
(7)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论述题
1. 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我国将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其构成要件不同。
普通累犯构成的条件有:
(1)主体条件,要求必须满18 周岁。不满18 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
(2)主观条件。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3)罪行条件。前罪后罪所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 刑以上的刑罚。
(4)时间条件。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 年内。
特殊累犯构成条件是:
(1)前罪和后罪均是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一种。
(2)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的轻重不受限制。
(3)前罪和后罪间隔时间长短 没有限制。
2. (1)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基于过错侵害侵害他人权益所依法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包括直接侵权责任和间接侵权责任。
(2)所谓直接侵权责任,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自身侵犯他人权益时所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3)所谓间接责任,是指网络用户的侵权,网络提供者却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网络 经营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利用网络服务侵犯他人的权益,此时应与网络用户一起承担连带责任;另一种情形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